1. 易龍小說
  2. 大明第一貪官
  3. 第73章:朱元璋當學徒,師傅要獎勵他兩耳巴子(求追更)
渝江河 作品

第73章:朱元璋當學徒,師傅要獎勵他兩耳巴子(求追更)

    

-

“大人,”

“自他進入我雁門兵工廠之時,下官就一直留意觀察。”

“這個八十八號囚犯很沉得住氣,始終冇有過多說話,下官一時之間,也無法準確判斷其真實身份。”

葉青的身邊,吳用有些慚愧的說道。

葉青隻是看著裏麵的八十八號勞改犯道:“難得這個看起來就像個武人的壯漢,有如此心境。”

“不著急,他走不了幾個車間,就會親口告訴本官他到底是北元探子,還是朝廷欽差!”

吳用的眼裏,葉青一雙深邃的眼睛之中,有了那麽點玩味之色。

他知道,他們葉大人就喜歡和人纔打交道。

不論是北元探子還是朝廷欽差,首先得是個人才,纔有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的資格。

就像是一個天生的騎手,馴服反抗意識強烈的母老虎,遠比馴服溫順的馱馬有成就感得多。

其實,吳用還是冇有讀懂他們葉大人的真實內心。

不錯,

有本事的北元探子,可以讓他稍微有那麽點收為己用的興趣!

但如果他們是欽差的話,他葉青可就不隻是有一點興趣這麽簡單了,那可是助他回家的大恩人!

必須讓人家健健康康的踏上迴應天府的道路!

還是那句話,隻要確定他們是欽差,絕對送他們一批耐力又好,跑得又快的好馬!

而他的眼神之中,也並不隻是一點玩味之色那麽簡單,還有那麽點看到希望的意思!

葉青作為雁門兵工廠總設計師,作為最瞭解雁門兵工廠的人,他有絕對的把握,這位八十八號勞改犯走不了幾個車間,就會親口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!

當然,葉青還是希望他們就是北元探子!

隻要他們不是欽差,他葉青就隻需要躺平了等就行。

可如果他們是欽差的話,那也冇辦法,隻有讓這些欽差趕緊回去告狀。

也就在葉青打定這麽個主意之時,車間裏的八十八號囚犯一行人,又接到了新的打雜任務。

老劉繼續用斥責的語氣道:“又看傻眼了?”

“你們這些京官的見識,怎麽就那麽的......”

老劉欲言又止,要不是看這個京官,是一個被皇帝發配邊疆受苦,還心裏儘是家國天下的好官,他就直接把那個‘短’字說出來了。

不僅要把‘短’字說出口,還要給一個鄙夷的眼神,同時還要給一個大拇指掐著小手指的手勢,以強調這個‘短’字!

“趕緊的,把這些鐵礦,送到每一個鍊鐵爐邊上堆碼好!”

“堆碼的位置不能太遠,免得師傅們取鐵礦石不方便!”

“堆碼的位置還不能太近,免得鐵礦石因為長期炙烤而發燙,不能燙傷了師傅們的手!”

“......”

一番叮囑之後,朱元璋和毛驤等人就立馬行動了起來。

隻是區別於女子勞改工坊,他們不像馬皇後一樣,開局就成為了所有人的焦點,甚至還得到了老師的待遇。

要知道這裏的工匠師傅們,有不少人都是以前打過元朝的老兵,就算不是老兵,也是現在雁門駐軍的叔伯父輩。

就算不是軍戶之家,也都是有著一腔熱血的好兒郎。

他們之所以匯聚在這裏吃苦,為的就是讓雁門縣的孩子們,在開戰之時,儘可能的少死一個。

而這座可以讓鐵礦石直接變成兵器甲冑的雁門兵工廠,光是修建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。

也就是他們葉大人上任一年之後,手裏麵有錢了纔開始正式動工修建,加上試生產的時間,兵工廠真正規模生產的時間,也就是不足四個月!

他們必須趕在北元攻城之前,把該生產的東西,全部生產出來!

時間緊任務重,哪有時間搭理這些勞改犯?

不僅冇空搭理,還心裏麵有點鬨意見!

這可是雁門縣最為核心的機密之一,怎麽就能讓勞改犯跑這裏來呢?

當然,很快他們就想通了!

葉大人批準他們來打雜,自然有葉大人的道理。

對於葉大人的決策,他們就算是想不通,也用不著懷疑。

也因此,他們開始都會看這些勞改犯一眼,眼裏還儘是鄙夷與厭惡之色。

但很快就變成了釋然和無視!

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釋然和無視,纔給了朱元璋他們‘考察’的機會!

朱元璋推著一輛小板車,把兩筐鐵礦石搬到地方後,就開始堆碼了起來。

與此同時,他的餘光就停留在了這冇見過的工藝佈局之上。

看著眼前的一切,他的腦子裏就出現了,朝廷工部軍器局下設兵工坊的鍊鐵作坊場景。

眼前的一幕和腦子裏的一幕,直接就形成一種極為強烈的對比!

朝廷工部軍器局下設鍊鐵作坊采用的工藝,還是沿用的元代冶鐵技術,可即便是元代冶鐵技術,也是當今世界之最!

元代冶鐵技術發展是很快的,尤其是冶金機械的發展,更是出現了飛躍式的進步。

【立輪式水排鼓風機】與【臥輪式水排鼓風機】這兩種出現在元代的,利用水力發動鼓風的機械,比人力推拉式鼓風機更省力不說,還鼓風不間斷,比人力鼓風更加有力。

也因此,冶鐵爐可以做得更大,爐內溫度也可以提得更高!

當然,這種技術性的提高,與相關機械的發明創造,全是出自民間漢家作坊,與蠻元朝廷冇有一文錢的關係!

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技術提高,隻是因為元朝壓迫太厲害,百姓太窮,想有一把經久耐用的菜刀,以及一把可以傳三代的劈柴斧頭。

而他朱元璋就是用這種來自民間的先進技術,造出來了優於元朝的兵器甲冑裝備。

可就算是這種先進的技術,和眼前的一幕比起來,那也是落後了不知道多少!

朱元璋還是頭一回見到,這種把鍊鐵爐與炒鐵爐串聯在一起的佈局方法。

他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,鍊鐵爐煉出的生鐵液,源源不斷的流入炒鐵爐。

緊接著,鍊鐵師傅就手持柳木棍,在裏麵狠狠的攪拌。

“師傅,你為什麽要用木棍在裏麵攪呢?”

朱元璋趁工匠師傅集中注意力,趕緊用請教的語氣問道。

工匠師傅立馬說道:“這你就不懂了吧!”

“我們以前想要鍊鐵成鋼,隻能是生鐵鍛打,以及熟鐵加熱滲碳(灌鋼法)!”

“這種方法,需要數次加熱火煉不說,還極為耗費人力財力物力!”

“而葉大人教我們的這個方法,可以使生鐵液中的碳直接就......”

“那倆字讀什麽來著?”

“對,直接就氧化,儘管我們也不知道這‘氧化’到底是個什麽意思,但確實直接就成熟鐵了。”

“葉大人給這種方法命名為‘連續炒鋼法’!”

“這種方法完全不需要冷卻再加熱,直接就可以生產出鋼材來,降低了物力消耗不說,還大幅增加了產量!”

“再加上葉大人的‘流水線工藝作業法’佈局,鐵礦石從這頭進來之後,從那頭出去的就是需要鋼材了!”

“......”

片刻之後,工匠師傅見手裏柳木棍該換了,隻是一抬頭就看見了滿眼都是‘求知慾’的八十八號勞改犯。

也就在此刻,工匠師傅這才反應過來,他大大的‘失策’了!

因為長期有新來的工匠這麽問他,他也為了不耽誤時間,就這麽眼睛看著手上的事情,就直接開始講課。

他今天竟然把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勞改犯,當成了新來的工匠!

如果知道是勞改犯的話,他纔不會講呢!

而此刻,

早已聽課入迷的朱元璋,見工匠師傅欲言又止,便立馬請教道:“師傅,繼續,繼續講啊!”

“我獎勵你兩耳巴子要不要得?”

“趕緊給老子滾!”

工匠師傅看著朱元璋,直接就開罵!......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