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易龍小說
  2. 大明第一貪官
  3. 第359章:葉大人私兵已上萬,和朱元璋走著瞧,地方官心中的皇帝換了人!
渝江河 作品

第359章:葉大人私兵已上萬,和朱元璋走著瞧,地方官心中的皇帝換了人!

    

-

“你,你這人怎麽跟狗似的,說翻臉就翻臉?”

“咱問問題,你回答問題,不就行了?”

“為什麽非要說一些傷人的話呢?”

“伱是舉人老爺,你的聖賢之書,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?”

“.”

朱元璋氣得,那是對著葉青,就是一通反問式的教育。

與此同時,他也在心裏給葉青惡狠狠的記上了一筆,不知者不罪也不管用的大不敬之罪!

葉青看著又被他氣得臉紅脖子粗的郭老爺,就覺得非常的解氣。

他在朱元璋他們那一家子麵前打了敗仗,自然就要拿眼前這位,實際上是朱元璋的狗腿子的郭老爺撒氣咯!

葉青隻是雲淡風輕的淡淡一笑道:“按理說,我應該以大不敬之罪,把你抓起來打板子,但念在你我之間的情分,還是免了你這頓打。”

朱元璋非常的想笑,他葉青還要治他朱元璋的大不敬之罪?

這是要反上天?

當然,他以此為由治郭老爺的罪,倒也不是不可以。

也就在朱元璋暗自無語之時,葉青又笑著說道:“好,我就好好說話,一定說得你自己都覺得,你問這種問題,就是腦子被你家婆娘給揍傻了。”

朱元璋也是一下子賭勁上了頭,他當即凶狠的抱拳道:“那,就請葉大人賜教咯!”

“但如果你說到做不到,咱不覺得咱問這種問題,就是被咱家婆娘揍傻了,你就要向咱道歉!”

葉青點了點頭道:“成交。”

朱元璋的眼裏,葉青話音剛落就果斷的轉過身去,隻是麵對著這滔滔不絕的黃河,以及正在有序進行的河堤工程,還有正在積極開工的那麽多,曾經的災民。

葉青指著那些乾勁十足的災民道:“你看他們,現在不說已經身強力壯,但也能擔能抬。”

“再回想我纔來主持賑災之時,回想你們纔來之時,他們能是這樣能擔能抬嗎?”

朱元璋按照葉青所說的回想,這才意識到那時候的災民,和現在災民比起來,差距不是一般的大。

那時候的他們,家園被毀,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棚子,能有一塊遮羞的布料,能有一碗活命的粥,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。

死了之後又無人認領的屍體,燒都燒不贏!

活著的人,也迫不及待的賣身葬父母!

就那種情況下,麵黃肌瘦且皮包骨頭的他們,哪有現在這般能擔能抬?

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,葉青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:“老郭,救人要先救急再救窮。”

“想要以工代賑,得先讓他們有可以當工的力氣。”

“這就是我為什麽養他們這麽久之後,纔開始以工代賑,纔開始授人以漁。”

“不錯,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可麵對這些一無所未,且即將餓死的災民,你不先授人以魚,就連授人以漁的機會都冇有。”

“這是多麽多麽淺顯的道理!”

說到這裏,葉青就看向麵前郭老爺,饒有興趣的說道:“你自己說,你一個當過陛下親兵,還當過雁門縣參將的大皇商,怎麽能問出這麽簡單的問題?”

“我說你腦子被你家婆娘打傻了的玩笑話,就是在給你台階下!”

“要不,你現在就義正言辭的說,我的腦子冇有被婆娘打傻。”

“隻要你說,那我就隻有說你是真傻子咯!”

朱元璋一口氣提到了嗓子眼,可他本來想說的千言萬語,卻是到了嘴邊就說不出口了。

這還能怎麽說啊?

簡直就是沉默不語吃小虧,稍微狡辯就吃大虧啊!

而此刻,

葉青見郭老爺已經選擇默認,卻是直接就換上了一副得理不饒人的麵孔。

他有節奏的拍著麵前郭老爺的肩膀,語重心長的教育道:“老郭,我這口才,可是練出來的。”

“你想跟我較真,還差好幾百年呢!”

“還有,關於我的書是否讀到狗肚子裏去了,我說話是不算數的,你得回去問皇帝陛下。”

“我想,我在皇帝陛下的眼裏,已經是解元、會元、狀元加起來的存在了。”

“叫做連中三元是吧?”

“對,就是連中三元,如果我在陛下的眼裏,還冇有連中三元的才華,他又豈會不讓朝堂裏那位孔聖人來當欽差,反而讓我這個千裏之外的地方官,千裏迢迢的來當欽差呢?”

“你說,是這個道理嗎?”

朱元璋一下子抖掉了,有節奏的拍自己肩膀的手。

他紅著臉,指著葉青道:“你,你”

可他你了半天,還是你不出個所以然來,甚至在腦子裏還生成了一句‘老子竟然還覺得真他孃的有道理?’

幾天之後,

錢糧調運和工程協調的事情已經辦妥,剩下的事情,那便是‘水到渠成’四個字。

按理說,冇有找到生意做的郭老爺夫婦,已經冇有了留下來的理由,實際上的朱元璋夫婦也確實該回去了。

但他們卻一點冇有找機會開溜的意思,要不是看到了朱標的催促密信,他們還真想多待幾天。

也不知道怎麽的,他們就是覺得跟葉青混,遠比在朝堂裏當皇帝和皇後舒服。

儘管跟著葉青混,他朱元璋時不時的就會氣血翻湧,甚至還會眼裏儘是紅血絲。

鄭州城南門之外,葉青親自把他們送到了官道之上。

葉青雖然知道他們實際上,就是朱元璋派來看著他的專屬欽差,但曾經一起戰鬥過的感情,卻是假不了的。

葉青不管在他們夫婦的心裏,到底是真還是假,但在他葉青的心裏,卻是絕對的假不了。

原因無他,

隻因為他葉青雖然在這大明朝披著文官的皮,但他骨子裏還是一名真正的‘華夏老兵’!

既然是一個兵,就該看重戰友情,尤其是一起打過仗的戰友情!

儘管他長期氣郭老爺,但一碼事歸一碼事,一種立場就做一種事!

他不是來送實際上的‘專屬欽差’,而是來送曾經的戰友!

“早點回去,家大業大的,別老是在外麵晃盪。”

“小心在外麵待久了,家業都被掌櫃的搶走了。”

朱元璋隻是淡淡一笑,他現在是盼星星盼月亮,盼著他家的小掌櫃拿走他的家業。

隻要那小掌櫃有這份心思,他願意親自為那小掌櫃披上,登基大典要用的十二章黑底禮服。

隻可惜,那小掌櫃不成器啊!

這才當幾天的家,就說自己身體抱恙,催著他趕緊回去?

他回去之後,非要狠狠的收拾那個為了偷懶,竟然拿自己身體開玩笑的小掌櫃不可!

想到這裏,朱元璋隻是略顯失落道:“他要有這個膽子就好咯。”

“你說什麽?”

葉青似有詫異的問道。

朱元璋忙笑著說道:“咱是說,諒他也冇這狗膽。”

“葉老弟,後會有期!”

葉青也是隨手抱拳道:“郭老哥,後會有期。”

“告訴陛下,我葉青願賭服輸,既然他答應了這四個條件,我就會把差事乾好了再走。”

“至於以後嘛!”

說到這裏,葉青又眯著眼睛一笑道:“那就騎驢看唱本,咱們走著瞧咯!”

朱元璋看著完全就是一副捱打相的葉青,原本還想有個和諧的暫別,現在看來,是完全冇有必要了。

他隻是冷哼一聲,就乾脆的關閉車簾。

與此同時,他也乾脆的下令道:“趕緊走,老子看著他都煩!”

不消片刻,他們就消失在了葉青的視線之中。

馬車之內,

馬皇後看著快要氣炸的朱元璋道:“好了,別生氣了。”

“我總覺得冇必要留人看他接下來的賑災,他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。”

朱元璋卻是不以為然道:“留兩個便衣錦衣衛拿著他,咱才放心,你冇聽見他最後跟咱說了什麽?”

“他說要和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!”

“怎麽的?”

“是想看到底是咱弄死他,還是他氣死咱嗎?”

“咱就想不通了,就算是顆石頭心,咱也該給他暖化了吧!”

“.”

馬皇後完全冇有插嘴,一直等朱元璋吐槽完之後,她纔開始安撫朱元璋。

安撫好之後,他們就又開始說那些,讓當車伕的毛驤很有飽腹感的話,做那些讓人很有飽腹感的事情了。

時光如梭,轉瞬即逝。

時間很快就來到了第二年的三月,也就是洪武九年的陽春三月。

葉青在鄭州待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,這半年的時間,他有效的主持了救急式的賑災,還替災民重建了家園。

他為鄭州做的事情,還遠不止這些。

他主持修建的堤壩工程,隻要不人為損壞,不說幾百年不壞,那也最起碼是百年不壞。

在此期間,雁門縣的工業技術骨乾,南下鄭州和開封,主持修建工業園區。

除了必要的技術工以外,其他的工人全部優先選用災民。

修建工業園區的同時,他又主持招聘男女員工,教授生產技術,以便於工業園區完工,就可以快速上崗開工。

在這春耕時節,他又為災民安排的春耕農具苗種,可以說是務農有保障,務工也有了不錯的保障。

終於,在這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,災民們的臉上又有了幸福的笑容。

商行的臨時辦公書房裏,葉青看著各項報表,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。

他隻是看嚮應天府的方向,心中暗道:“我那仁慈到變態的皇帝陛下,我葉青說到做到了。”

“接下來,咱們就真的騎驢看唱本,走著瞧了!”

“是你逼我的,我一定讓你丟臉丟得到處都是!”

想到這裏,他就又開始埋頭苦乾,著手最後一件事。

那就是設計修建‘中原兵工廠’,為即將籌建的‘鄭州工業園區武裝保安隊’,以及‘開封工業園區武裝保安隊’,製造兵器裝備。

一個月之後,兩個兵力多達一個衛(5600人)的武裝保安隊,已經招募完成,並由雁門精兵將領接手訓練。

與此同時,‘中原兵工廠’也已經圈地開建。

剩下的事情,那就是在時間的流逝下,水到渠成了!

自以為完成所有事情的葉青,當即寫下一封奏疏,讓人快馬送往京城。

奏疏的內容很簡單,就是一句‘事情辦完了,懶得麵君交旨,臣回寧波去了。’

次日清晨,

朱元璋留下來的兩個便衣錦衣衛,混入人群之中,簇擁在商行的大門口。

終於,商行的大門打開了。

一身便衣的葉青,在沈婉兒和兩位專屬丫鬟的陪同下,一邊走一邊對這位把商行宅院借給他的,本地大商表示感謝。

雖然對方有求於自己,但該表示的謝意,還是很有必要的。

除了欺負那不成器的朱元璋,他還是不怎麽喜歡仗勢欺人!

“以後你來見本官,就不需要排隊走後門了。”

這名大商當即笑道:“那就謝過葉大人了,在下一定當一個又富又仁的義商。”

“這些日子,我纔是真正的認識到了葉大人,也真正的明白,陛下為何如此器重葉大人。”

“葉大人為國為民,可敬啊!”

葉青隻是笑著擺了擺手,他對這種話完全冇興趣,但還是覺得很欣慰。

終於,葉青跨出了商行大門的門檻。

看著這一幕,他當即回頭看著這名大商,嚴肅無比的說道:“是不是你安排的?”

“他們擋我道了,你知不知道?”

這名大商連忙解釋道:“大人,他們是感恩大人半年的德政,都是知道您要走,自發而來的。”

但與此同時,他也心中暗道:“生氣的原因,竟然是擋你道了?”

也就在此刻,

早已等候多時的,冇有貪贓被抓的鄭州官員,以及新補充過來的鄭州官員,便齊齊跪了下來。

與此同時,簇擁的那麽多百姓,也自覺分散讓開道路,緊接著就跪了下來,還各個擦眼抹淚。

“大人,我們不會擋你的路。”

“大人,我們隻是想來送大人一程。”

“嗚嗚.”

葉青的眼裏,老少爺們兒眼眶紅潤,少女與婦女卻是哭得泣不成聲。

而混在人群中的,跟著跪在地上的兩名便衣錦衣衛,看著這一幕,也是對皇帝有了不小的意見。

“陛下,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!”

二人的心中,同時暗自說道。

也就在二人如此思索之時,葉青也隻是無奈的歎了一口氣,然後就走到了所有人可以看到的地方。

他看向這些跪在地上的官員道:“朝廷的俸祿低,隻要你們不給兩地工業園區使壞,我會讓他們給你們些錢,貼補家用。”

“記住,隻要做了實事,適可而止的賺點錢貼補家用是可以的。”

“但是,貪汙賑災這種發國難財的事情,絕對做不得!”

“上一任鄭州知州車鳴死得有多慘,你們是知道的!”

葉青話音一落,鄭州那麽多官員,就齊齊叩拜謝恩道:“我們一定聽葉大人的,一定唯葉大人馬首是瞻!”

兩名便衣錦衣衛看著這一幕,當即就眼前一亮。

在他們看來,這樣的場景,就必須上報給皇帝陛下了!

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援,求推薦票、月票支援,謝謝!

(本章完)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