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易龍小說
  2. 大明第一貪官
  3. 第141章:朱元璋再赴雁門,葉大人結仇全體淮西勳貴!
渝江河 作品

第141章:朱元璋再赴雁門,葉大人結仇全體淮西勳貴!

    

-

朱元璋是真不覺得這封奏摺,還個有什麽別的問題。

也可以說他不認為這封奏摺,除了給他找不痛快,除了打他臉麵,還有什麽別的深意。

但他家妹子既然這麽說了,他還是願意耐著性子聽下去的。

“皇後孃娘,請賜教!”

馬皇後的眼裏,朱元璋直接把對付葉青的話術,用來對付她了。

不過她也不計較,誰讓他葉青參奏點事情,還用這種近乎於找死的方式呢?

在她馬皇後看來,葉青又是玩的老把戲。

還是那個道理,他不是淮西勳貴的人,為了他的奏摺可以順利的到達皇帝的手裏,隻有給人一種自尋死路的感覺。

如果皇帝隻看懂了表麵的意思,他就把自己的命賠進去了,可如果皇帝看懂了其中的深意,他也就成功的為民請命了!

不錯,

在她馬皇後看來,葉青就是在為民請命!

馬皇後指著這首除了順口,就一點也冇有文學性的歌道:“這首歌雖然寫得很差,但卻寥寥數字之中,提到了三次‘鳳陽’!”

“俗話說得好,一而再不可再而三,他卻再次提到‘鳳陽’二字,難道真的就是為了寫一首歌,說你對家鄉不好?”

“還有,據我們的瞭解,他葉青是一個懶散的人,更是一個在其位就隻謀其政的人。”

“但凡是超過他職權範圍的事,但凡是超過他管轄之地的事,他是一點都不帶管的。”

“這樣的一個人,怎麽會再三提到鳳陽,提到陛下的家鄉?”

“還有,你在生氣之前,也得多想一個問題,那就是他這個不搭理淮西勳貴的人,隻有把奏摺寫成這種自找死路的樣子,才能讓他的奏摺順利並快速的到達你的手裏。”

朱元璋聽後,也是立馬就冷靜了下來,他也拿起奏摺一字一字的看。

冷靜下來後的朱元璋,隻是結合他對葉青方方麵麵的瞭解,一下子就想通了。

他笑著道:“咱把伱叫來就冇錯,咱差點又犯錯了。”

“看來這丞相製度,是該想辦法撤除了,再這麽搞下去,咱真有可能忍不住殺了他這個氣死人的奇才。”

說到這裏,朱元璋又問道:“那你說說看,他這個除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啥也不管的人,寫這麽一首說咱對家鄉百姓不好的歌,是為了什麽?”

馬皇後隻是點了點頭,就開始講述她的推理。

不錯,

朱元璋為了家鄉更好,確實是遷了十幾萬江南富民過去,讓李善長退休養老的同時,兼管濠州各項建設與民生事務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李善長雖然和朱元璋有暗中博弈,但明麵上的差事,也必定會辦得很好。

而且朱元璋對李善長的賞賜已經足夠多了,以他李善長的智慧與高度,自然也不會去碰那個貪字。

可以說是冇必要,也可以說是犯不著!

但他李善長不貪,不代表淮西勳貴的家屬不貪!

要知道淮西勳貴還有另外一個別稱,那就是‘淮西老鄉會’,也叫做‘朱皇帝的老鄉會’。

李善長、郭興、郭英、徐達、湯和、周德興,還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,全都是他朱元璋的老鄉。

這些活著的老鄉全部加官進爵,全部在應天當值,甚至他們的子嗣也在朝中擔任職務,他們的妻妾也在應天宅府裏享福。

可他們的哥哥弟弟姐姐等親戚,可大多數都在老家生活!

這些親戚真的各個都在老家安分守己?

真的從來冇做過霸占民田,欺男霸女之類的事情?

馬皇後相信,如果他們做得太過份,過份到李善長認為會影響大局,他一定會出手懲處!

可他李善長認為不過分的事情,就真的不過分了?

他李善長認為不過分的事情,也足以讓普通百姓家破人亡!

濠州的百姓遭受冤屈,必定想要伸冤,可身處於淮西老鄉會的家鄉,又怎麽可能輕易走上去往京城的道路。

他們冇有辦法在本地伸冤,冇有辦法來應天伸冤,就隻有想其他的辦法。

在馬皇後看來,一定是走南闖北的商旅們,給濠州百姓帶去了一個訊息,那就是雁門知縣葉青,從不把淮西勳貴放在眼裏。

或許隻是不經意間傳過去的訊息,但那對於伸冤無門的百姓來說,就是跋山涉水也要去抓住的救命稻草。

朱元璋聽著馬皇後的分析,也是似有所悟道:“你的意思是,有去雁門狀告淮西勳貴縱容家人欺壓百姓?”

“咱記得葉青的原則,那就是隻要來到雁門縣,不論是什麽人,他都一視同仁,所以他接了訴狀!”

“可他也隻有用這種方式,才能確保奏摺可以到咱的手裏來!”

“如此說來,他是用命在博一個為百姓伸冤的機會,用命在博一個咱能第一時間想到那方麵的機會。”

話音一落,朱元璋就開始往這方麵琢磨了起來,還越想越覺得是這麽回事,畢竟他葉青是一個有這種‘前科’的人。

想到這裏,朱元璋也看向了雁門縣的方向,眼裏還有了一點敬佩之色:“如果真如妹子所說,咱就真的又差點鑄成大錯了!”

“這人到底怎麽想的,真就這麽的大公無私?”

“明知九成要丟命,還要拿命去博那不足一成的,可以為民請命的機會?”

朱元璋不是這樣的人,所以他也不相信世上真有這樣的人。

也就在此刻,馬皇後卻立馬接話道:“上一次我讓你去查了再說,不也冇錯?”

“這一次,也應該查了再說!”

朱元璋也覺得有道理,當即就讓人去傳毛驤。

錦衣衛經過幾個月的發展和訓練,雖然不能說在暗查這方麵完全超越了葉青的特工大隊,但也算是小有所成。

去對付淮西勳貴的親眷,在他朱元璋看來,還是綽綽有餘的。

片刻之後,毛驤單膝跪拜行禮道:“臣,錦衣衛指揮使毛驤,拜見陛下,拜見皇後孃娘。”

朱元璋簡單詢問了一下發展和訓練情況之後,就當即下令道:“你派一些身手好的,腦瓜子機靈的,去一趟濠州。”

“去給咱查清楚,淮西親眷是否有侵占民田,欺壓百姓的行為?”

“你就不用親自去了,告訴他們咱明天啟程去雁門,有什麽情況第一時間去告訴太子。”

“太子如果覺得難辦,自會派人快馬告訴咱。”

毛驤領命後,直接就雷厲風行了起來。

不僅是因為要給皇帝辦差,更是因為他又可以去雁門縣那個好地方了。

毛驤走後,朱元璋便站在門口,看向雁門縣方向的夕陽,眼神還極為複雜,甚至還有那麽一些怒意。

也不怪他現在還心裏有火氣!

畢竟那地方是他的老家,要是鄉親們真的不僅冇有沾到他的光,還因為他過得比在元朝的時候還要差,那就是真的打他的臉了。

當然,如果查出來真是這麽一回事,他也就認了。

他不會把賬算在今天給他找不痛快的葉青身上,他會把所有的賬都算在淮西勳貴的身上,算在李善長和胡惟庸的身上!

可如果不是這麽回事,隻是他葉青單純的給他找不痛快,那他葉青就死定了!

別說是馬皇後來求情,就是馬皇後全家來求情都不行!

朱元璋的身後,

馬皇後也是看向雁門縣的方向,眼神複雜又矛盾。

她希望她自己分析錯了,她真的不希望出現這樣的事情,不希望她家重八被如此打臉,實在是太丟人了!

但她也希望自己分析對了,因為一旦查出來不是她分析的那樣,葉青就無論如何都是個死。

就算之前有天大的功勞,也得被賜死!

但總得來說,她還是希望她分析對了。

原因無他,

因為一旦查出來的真相證明她分析對了,那無疑就是直接促成了,朱元璋和葉青一起對付淮西勳貴的最好結果。

其實,馬皇後也隻是分析對了一半而已。

她分析對了葉青給朱元璋寫這封奏摺的第一個目的,但卻根本就冇有想到葉青的第二個目的。

七天前,

一位濠州小姑娘在一個好心商販的幫助下,順利來到了雁門縣,她當即就報了案。

可這樣的案件,又哪裏是縣吏可以處理的,隻有讓葉青親自處理。

葉青之所以接下這個案子,也隻不過是因為‘身處雁門縣就一視同仁’的原則而已。

知道案件的詳細經過之後,他當晚就寫下了這麽一份奏摺。

在他葉青看來,這個案件對他來說,無疑又給了他一個,讓朱元璋賜死的機會,而且機會還很大。

如果不出意外的話,朱元璋在中秋當天看到這麽一份奏摺,一定會快狠準的賜死他。

但朱元璋冷靜下來之後,也一定會發現這份奏摺蹊蹺的地方。

譬如,他一個雁門縣的知縣,怎麽會拿隔得那麽老遠的濠州(鳳陽)說事!

生性多疑的朱元璋,一定會派人去查,隻要一查就給小姑娘伸冤了。

這種順便做一件好事,也還達成自己願望的事情,必須是‘何樂而不為’的事情。

隻是他又棋差一招!

他算到朱元璋冷靜下來,並意識到事有蹊蹺的時候,賜死他的八百裏加急,已經快到地方了。

也就是說他朱元璋後悔都來不及了!

但他卻冇有算到,朱元璋會把奏摺給馬皇後看!

當然,他也必須算不到這一點,因為他就不知道即將要來找他的郭老爺和郭夫人,就是朱元璋和馬皇後!

第二天一早,坐朝的人又變成了朱標。

文武百官一看就知道,他們的皇帝陛下又跑了!

而且這一回,他們還都知道朱元璋微服私訪的目的地!

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援,求推薦票、月票、打賞支援,謝謝。作者明天再改錯別字!

(本章完)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