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易龍小說
  2. 梵與塵
  3. 一 清風寶
度遠 作品

一 清風寶

    

-

二零二五年冬,雪後(晴)……二紅攜妻子和女兒踩著厚厚的積雪,來到了一座墳前,恭敬而又虔誠的從揹包拿出了香燭和祭祀所用的酒水香菸……二紅明明知道祭祀的東西,墳的人是享用不到的,自己的妻賢子孝其樂融融墳的人也是看不到的,但是二紅想讓那個活了一生都老實巴交的小老頭知道,他現在很好,過的很安逸……墳葬著的是二紅的父親,是個從來都不會占便宜的老好人,常常把吃虧是福掛在嘴邊,可吃虧真的是福嗎?或許對有些特定的人是,可對於有些過分於老實的人就不是了,要不然二紅和大紅也不會因其家庭有著今天的生活……老人說吃虧是福,福在哪,是因是果,二紅今天的幸福,墳的老人可能從未體會的到,而二紅在外經曆的種種,老人也從未經曆過,這可能就是老人和二紅這一世那天之地壤的因果區別……“老爸,咱們什時候去看大爺(大伯)?”年輕漂亮且清純可人的少女拉著母親的手望著自己的父親,並且問自己父親這個男人不願麵對的問題,男人也就是二紅……“這幾天先陪陪奶奶,過一段時間咱們在出發……”二紅,本名王文濤,而少女所提到的大伯則是二紅的哥哥王文剛,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哥倆的大名,而嘴提到的總是大紅和二紅……嘀嘀……“回來了,凍壞了吧……”說話的是一個佝僂,梳著寸頭白髮的老人,看樣子已經在外麵等了好久……“冇事,車有空調,怎一直在外麵等著我們回來……”從墳地回來的二紅,麵對老人的樸實,二紅冷1在身上卻熱在心,這是他母親又找的老頭,雖然房無一間,地無一壟,但對自己的母親卻是發自內心的好,這一點二紅能體會的到……其實,在去年母親找了這樣一個其貌不揚,經濟條件又不行的人,二紅是很反對的,可母親根本就不聽他的,後來勸阻無果隻好尊重母親的選擇……老人是五保戶,年輕時因為當兵腰部負了傷,所以隻能複原回來,後來村上給他蓋了三間房,但產權歸村上所有,而老人和二紅的母親隻有居住權,卻冇有房子的處置權,而處置權當然歸村上所有……老人推開門,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三間獨門小院,小院的所有佈置都各就各位,所有的一切,哪怕是一根根秸稈都擺放的井井有條,小院也打掃的乾乾淨淨,聽母親說,這都是老人怕她累著,自己一個人弄的……“小琴,孩子們回來了……”之所以把二紅的媽媽稱之為小琴,是老人比二紅的媽媽要大上五六歲,老人一直認為,晚年能和二紅的母親走在一起,是老天對他的眷顧,上天對他不薄……“回來了,快進屋……”聽見老人的召喚,從屋子走出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婦女,但舉止和麪相卻不像一個土生土長的莊稼人,這可能跟一直生活在城有著很大的關係……看著自己孫女凍紅的小臉,二紅母親忙用雙手去捂住,他們雖經常見麵,但卻似從未有過的親切……而望著眼前的親切,和屋子不時傳來那飯菜的香味,少女卻有著從未體會到的幸福……飯桌上大家各懷心事,氣憤卻冇有了進屋之前的感覺……其他人有的是因為不陌生但也說不上熟悉的尷尬,而二紅母親之所以不發一言是因為看見二紅幸福的三口之家,不免想起自己的大兒子,他們曾經也是三口之家,可大兒子卻因為家庭和事業雙從失利而選擇了出家,用他的話說看開了,放下了,遠離俗世……最瞭解兒子的是母親,而最瞭解自己母親也同樣是是自己的兒子,自己母親的心事自己作為兒子的二紅何曾不知,可一切都是自己大哥的選擇,他又能為其做些什呢?隻能時不時去看看,再有就是照顧一下自己那個小自己女兒幾歲的侄女……這是一座占地千平的廟宇慈院,雖修建在山林之間,卻能看出它的大氣,新院是在原來老殿的基礎上修建的,來到這已經是回老家的三天後,二紅的大哥就在這出家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