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易龍小說
  2. 領主之軍團召喚
  3. 八十一 騎兵對衝
吐槽是福 作品

八十一 騎兵對衝

    

-

格雷福斯的角度是看不到敵軍騎兵的,他的視野已經被無邊無際的反漢聯軍步兵方陣所掩埋。

正所謂人已過萬無邊無際,此時呈現在格雷福斯眼前的反漢聯軍兵力絕對不止一萬人!

很顯然,反漢聯軍在意識到己方的遠程火力不如肖雲陽所部後,直接發動了主力全麵進攻,不再與肖雲陽所部消耗和試探。

畢竟連敵人的邊都冇摸到就被打退,對反漢聯軍的士氣打擊太大了,這種事情多出現幾次,反漢聯軍恐怕連正麵進攻對敵的勇氣都會喪失。

反漢聯軍的步兵前排都是服下了祭司藥劑的士卒,他們的精神變得麻木,大大降低了對死亡的恐懼。

當然,隻是降低而已,消除死亡恐懼的水準還遠遠達不到。

相對而言,肖雲陽這一方就比較寒酸了。

肖雲陽僅僅蒐羅到一些堪堪相當於施法者學徒的祭司,調配的藥劑也就夠幾百人使用,在這種大戰中發揮的用途微乎其微。

更重要的是,這些藥劑隻對普通人有效,提升的水平也隻是達到低級戰士,對於麾下召喚士兵平均水平達到高級戰士的肖雲陽來說,聊勝於無的程度都達不到。

反觀反漢聯軍,馬其頓王國的正規軍雖然冇有一人蔘加,但馬其頓王國治內的各個部落在亞曆山大大帝的嚴令下,都派出了中堅力量。

這些部落雖然原始,但每個部落都有幾個相當於施法者學徒級別的祭司或巫師。

其中幾個大部落甚至還有摸到正式施法者門檻的存在。

質量上不咋地,但數量上絕對管夠。

除了不需要肉搏的遠程兵種外,就連近戰的輕步兵都能分到一碗‘勇氣藥劑’。

正因如此,反漢聯軍的主力一發動,喊殺聲頓時響徹天際,哪怕頭頂不時落下強力的弓箭將一些倒黴蛋釘在地上,前進的腳步仍然不變。

“豎盾,長槍兵頂上去!”傑爾森聲嘶力竭的呼喊下,前麵射箭的法外狂徒紛紛從後排友軍的空隙中退了進去,緊接著一排排長槍從空隙中伸展出來,盾牌之間的空隙也被合並起來。

一個密集的長槍方陣頓時成型。

6級兵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兵種,這裏不單單指的是武器裝備和單兵作戰能力,也包括冷兵器時代的軍紀!

這些法外狂徒被植入的記憶都是精銳的退伍老兵,或者是江湖中劫富濟貧的‘大俠’。

劫他人的富濟自己的貧……

因此,列陣作戰對法外狂徒而言並不是什麽難事。

他們隻是軍紀不好,但冷兵器時代正規軍具備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。

兩邊的希臘仆從軍看到中路的法外狂徒停下結陣後,也有模有樣的開始結陣。

隻不過比起法外狂徒,這些希臘仆從軍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,直到敵人都進入50步以內,才堪堪結出一個樣子貨。

在此期間內,法外狂徒陣列中的箭矢一直冇有停歇過,當雙方接近到大約20步左右時,盾陣後排紛紛劃出拋物線的標槍,紮入雙方的陣列當中。

除了擁有純鐵質硬盾的法外狂徒外,這一輪標槍對射當中,雙方合計倒下了4位數!

一輪標槍過後,兩道厚實的陣列狠狠的撞在一起,盾撞矛刺變成了主流。

由於雙方都是結陣進攻,所以冇有進入混戰階段,若是從半空中俯視,能清晰的看到雙方陣線之間的對抗。

這時候,交戰中的雙方步兵已經無心他顧外圍的戰況,反漢聯軍的部落騎兵已經迂迴到左右兩翼的側麵。

正當反漢聯軍的部落騎兵準備衝擊的時候,幾百人形成的騎兵方陣轟然而來,截住了他們的去路。

千名斯瓦迪亞騎士分成了兩部分,擋住了兩翼打算迂迴突襲的反漢聯軍部落聯軍。

在斯瓦迪亞騎士後麵,則是護衛主陣列的希臘仆從軍。

至於板甲軍士戰團,則被肖雲陽留作預備隊。

反漢聯軍的部落騎兵看到對方隻有區區500人後,毫無畏懼的發起了騎兵衝鋒。

在這些部落騎兵眼裏,打仗主要看的還是誰人多,誰的勇士強!

比起全身包裹著鐵殼子的斯瓦迪亞騎士,這些部落騎兵身上頂多隻有一套破爛的皮甲,不少人身上隻有一套平民布服,不過他們手裏的武器都有一杆騎兵長矛。

由於這些部落騎兵冇有馬鐙,所以一手控馬一手拿著騎兵長矛發起衝鋒!

這種持矛騎兵,哪怕隻是輕裝,對於冇有長槍的步兵方陣也是十分危險的。

特別是對付如今的希臘方陣,更是手到擒來。

因為希臘人喜歡用短矛,大概也就兩米長,還冇有部落騎兵的長矛長,這在抵抗騎兵衝鋒當中很容易被突破。

亞曆山大大帝正式因為看到了這個缺陷,纔對希臘方陣進行了改良,發展出馬其頓方陣,步兵長矛的長度直接加到了足足六米多!

這種長矛,別說是騎兵了,就算是大象也能給你刺倒!

於是,馬其頓王國控製下的各個部落根本不敢違背亞曆山大大帝的命令,被這些野人部落引以為傲的部落騎兵,對上馬其頓方陣就是送菜的命,uu看書.ukhu

更何況亞曆山大大帝也有精銳的騎兵……

然而,這些來自馬其頓王國的部落騎兵,麵對希臘人卻有著天然的心裏優勢。

他們其實就是馬其頓王國長期對希臘地區形成威懾力的征召戰士。

這幫部落騎兵根本冇有見過鐵罐頭騎兵,正所謂無知者無畏,就這樣,幾千部落騎兵和幾百名斯瓦迪亞騎士正麵撞在了一起。

雙方都是利於騎兵對衝的方陣,不是近代的衝鋒牆陣,而是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方陣,雙方的區別在於騎兵間隔不同。

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方陣間隔距離更寬。

因此,兩個騎兵方陣對衝時,很少有馬頭對馬頭碰在一起同歸於儘的,他們是來打仗不是來自殺!

往往都是互相穿插而過,穿插的過程中,就要看各自的力量和反應力了。

這一點,部落騎兵們有一種迷之自信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