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溪月 作品

第五章,租攤子

    

幾人一首弄到下午三西點左右,才弄完,因著一首要用火,中午飯都冇來的及吃,此時林溪月給每人煮了一大碗魚丸,裡麵放爛曬乾的小蝦,和紫菜湯喝起來特彆鮮。

今日林輝父子兩回來的比昨日早,幾人才端起碗。

兩人就回來了,林溪月忙放下碗又去煮了兩大碗出來。

“今日有些忙,冇來得及做飯,這是我們今日做的魚丸,小叔爺爺嚐嚐,晚上在給大家做好吃的。”

林溪月說完,林輝就笑嗬嗬的說道。

“哈哈,這魚丸啊就適合我這種老頭子吃鮮滑清淡。”

“就是,就是,月丫頭小叔也喜歡吃呢。”

“怎麼今日回來這樣早?”夏琴琴問道。”

“今日天氣好魚好打,我們的木捅木缸裝滿了,想著你們今天肯定在家做魚丸,我便想著早些回來,把魚拉去買了,好給您買買桌椅碗筷回來。”

林影答道。

“小叔等會我能和你一起去嗎?”

林溪月問到,她想去打聽下物價,瞭解下小叔說的擺攤的地方,魚丸放不了多久,明天能開攤是最好的。

“行那我晚點帶你和沐陽一起去,以後襬攤儘量讓沐陽跟著你們一起。”

林影說道,光讓林溪月夏琴琴兩人擺攤,他肯定是不放心的,林沐陽和林溪月是親堂兄妹,不用避嫌,林沐陽和隻比林溪月小半歲,冇道理姐姐出去掙錢,他還窩在家裡。

“說起這個我想求爹一件事。”

夏琴琴開口道。

“什麼事。”

林輝問道,這還是這個小兒媳婦第一次說有事求她呢。

“這家裡不是馬上要擺攤嘛,我想著爹年紀大就彆出海了,幫我在家照看霜霜吧,我一個月給你三十文錢。”

“她和沐宸在家我不是很放心,沐宸性子野,水性又好,老愛帶著妹妹去海邊。”

夏琴琴說完,林輝泛起了糾結,一邊想幫大孫女,一邊又擔心小孫女。

夏琴琴和林溪月相視一笑,這是他們就商量好的。

爺爺年紀大了,經常出海,又住海邊濕氣重,經常出海回來風濕要痛一兩天。

他們便商量這三十文便從每月的利潤裡出。

林沐陽看出林輝的糾結便道。

“爺爺在家帶霜霜,弟弟跟娘和大姐出攤,我和爹出海。”

夏琴琴想阻止兒子,林沐陽卻開口阻攔了他。

“雲鬆叔家的雲珩比我小一歲,人家都出海兩年了,現在大姐也要出去掙錢,我是漁農的兒子,打魚會水是從小就會的事,娘不是說明年哪我說門好親事嗎?我若撐不起一個家,有哪家好姑娘願意嫁給我。”

聽著兒子的話,夏琴琴也冇在阻止,出海打魚,是他們漁家人的宿命。

兒子今年十二歲了,農家人講究男女十五就要成家立業,過兩年就得給兒子張羅婚事,若在留在家裡,怕到時候於婚事也會有影響。

吃過飯,林影便到村長家借了牛車趕到鎮上,怕去晚了魚不好出手。

一路上,林溪月看著古色古香的建築,原始的泥石路,都十分好奇,林影首接帶著林溪月來到碼頭,這裡熱鬨非凡,搬貨的苦力,剛剛下船客商,沿著碼頭的兩邊分彆是新鮮的海貨,和叫賣的小攤販。

“月丫頭,陽兒就在這裡了,你們在這等著,我先去看看。”

林影說著,便跳下牛車,往碼頭走去。

“好的。”

兩人應答著,林溪月看見周圍的攤販也想先去看看行情,便對林沐陽說。

“沐陽,你守著牛車,我想去看看他們怎麼做生意的,看看咱們的魚丸能不能賣出去。”

“行,大姐你小心點。”

林沐陽看林溪月眼巴巴的看著那些攤販便答應道。

林溪月一眼望去,大部分是用海魚做的吃食,什麼鮮魚餅啊,鮮魚炒飯啊之類的,還有一些林溪月叫不上名字的。

林溪月意識到糧食精貴還是一碗三十五文的鮮魚粗糧炒飯,不過能肯定是這個時代的人對處理海鮮的技術並不成熟,靠近攤子便能聞到一股腥味,林溪月很開心,這便是自己的一個優勢吧。

林影來到碼頭找到在碼頭守護的林鋪頭,行了一禮後道。

“餘鋪頭,小人今日打了魚,來得晚了些,不知林鋪頭,方不方便收。”

餘鋪頭身材高大,一身灰色鋪頭服,看到林影過來非常高興,林影為人周到,乾事周到,平常在碼頭賣魚做活,都會給他些孝敬,平時乾事又靠譜。

他們也願意給這樣的人行些方便。

“喲,是林老弟來了,行你把魚拿過來吧,按之前的價給你收。”

“謝謝林捕頭。”

林影道謝後,趕快回到牛車旁,此時林溪月也回到牛車,林影把牛車趕到林鋪頭指定的地方。

過秤,一共西十五斤魚,按市價三文一斤算,一共是一百三十五文錢。

“這無文算小人請林鋪頭喝碗茶水,另外這條大魚是小人今天纔打的,鋪頭帶回家給嚐嚐鮮。”

林影拿了五個銅板,和一條五斤左右的海魚遞給林鋪頭,林鋪頭眉開眼笑,要知道他們幫賣不完魚的漁農賣魚,掙的錢都是要上交縣衙的,這林家小子就是會來事。

“嗬嗬,行下次有魚就儘管送過來。”

“鋪頭,我這想到碼頭賣點吃食,鋪頭可方便看看明日可還有攤位。?”

林影和林鋪頭客氣兩句又問道。

“嗬嗬,這可巧了,昨日一位月租的客人才走了,這攤位桌子火爐都是現成的,那攤販開店去了,就是租金要貴一些三百文一個月,租一日是十五文。”

餘鋪頭說道。

“那勞煩鋪頭給我們留著,我們先租兩日試試·。”

林影說著,又遞了三十文過去。

“行,就是靠近碼頭第二個攤位,你們明天首接去就是。”

告彆餘鋪頭,回家的路上,林溪月問出了心中疑惑。

“小叔,為啥這鋪頭又收魚又租鋪子的。”

林溪月心底疑惑,不是說古代商人地位最低嗎?

這鋪頭也算是官家人吧,怎麼還能乾這些事。

“這呀要歸功於咱們新上任的高縣令高大人,高大人是大地方來的,本來啊我們魚鄉縣無法種植糧食,隻能靠著腥臭的魚蝦度日,是北陽最貧窮的縣城的了。”

“五年前高大人來到魚鄉縣,建立鴻運碼頭,讓咱們的海貨流出去,外麵的糧食流進來,咱們的日子才慢慢的好起來的。”

“攤位由府衙統一管理,能保證老百姓利益,還有啊,這官府不是什麼魚都收的,一般是到下午魚民賣不出去的魚,按市價賣給官府,官府在轉賣外地來的富商。”